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

李煜(937~978),原名從嘉,字重光,號鐘山隱士、鍾峰隱者、白蓮居士、蓮峰居士等。宋建隆二年(961)六月,李煜(25)在金陵登基即位。971(35),宋軍滅南漢後,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,對宋稱臣,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。973(37),宋太祖令李煜至開封,李煜託病不往。宋太祖遂派曹彬領軍攻南唐。975(39),十一月城破,曹彬攻克金陵,李煜肉袒出降,被俘到汴京,南唐滅亡。李煜被北宋俘虜,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,被譽為詞中之帝,作品千古流傳。宋太祖征服南唐統一中國後感嘆:「李煜若以作詩詞工夫治國家,豈為吾所俘也!」李煜在位15年,世稱李後主、南唐後主。
976(40),宋太祖暴死,弟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,改封隴國公。李煜嘗與金陵舊宮人書寫:「此中日夕,以淚珠洗面」。宋人筆記上說宋太宗趙光義多次強暴小周后。李煜在痛苦鬱悶中,寫下〈望江南〉、〈子夜歌〉、〈虞美人〉等名曲。
太平興國三年(978),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,李煜對徐鉉嘆息:「當初我錯殺潘佑、李平,悔之不已!」徐鉉退而告之,宋太宗聞之大怒。據宋代王銍的《默記》記載,李煜最後因寫「故國不堪回首」「一江春水向東流」之詞,是年七夕是他42歲生日,宋太宗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。追封吳王,葬洛陽邙山。小周后悲痛欲絕,不久也隨之而死。
李煜「生於深宮之中,長於婦人之手」,「性寬恕,威令不素著」,好生戒殺,死後,江南人聞之,「皆巷哭為齋」。
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(39)被俘分為兩個時期。
李煜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,不脫「花間」習氣,主要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,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,如〈菩薩蠻〉。
李煜後期的詞由於生活的巨變,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,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「南面王」(清沈雄《古今詞話》語),正是「國家不幸詩家幸,話到滄桑語始工」。這些後期詞作,凄涼悲壯,意境深遠,已為蘇辛所謂的「豪放」派打下了伏筆,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。至於其語句的清麗,音韻的和諧,更是空前絕後。如〈破陣子〉、〈虞美人〉、〈浪淘沙〉。
近代學者王國維認為:「溫飛卿之詞,句秀也;韋端己之詞,骨秀也;李重光之詞,神秀也。」。「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。」

花明月暗籠輕霧,今朝好向郎邊去

花明月暗籠輕霧,今朝好向郎邊去。
剗襪下香階,手提金縷鞋。

畫堂南畔見,一向偎人顫。
奴為出來難,教君恣意憐。

──李煜〈菩薩蠻〉

李後主有大小周后,大周后名薔,小周后名薇,親姐妹,都是錢塘美女。後主是個風流天子,這首詞寫小周后與李煜幽會的事,把自己和小姨子的私情,盡情描寫出來。其後,大周后難産,再加上產後失調,不久去世,周薇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后。

晚妝初過,沈檀輕注些兒個。
向人微露丁香顆,一曲清歌,暫引櫻桃破。

羅袖裛殘殷色可,杯深旋被香醪涴。
繡床斜憑嬌無那,爛嚼紅,笑向檀郎唾。

──李煜〈一斛珠〉

這首〈一斛珠〉是李後主和小周后調情時又趁著酒興,以小周后的香口爲題所填之詞,把美人喝酒後嬌憨的模樣寫得淋漓盡致。一滿杯酒喝下去,濺出來沾染了衣裳,美女醉了就撒嬌,斜靠在繡床上,百般嬌態,在毯子上扯出點紅茸線,含在嘴裏邊嚼,吐向所愛的男子。

爐香閑嫋鳳凰兒。空持羅帶,回首恨依依

櫻桃落盡春歸去,蝶翻輕粉雙飛,
子規啼月小樓西,玉鈎羅幕煙垂。

別巷寂寥人散後,望殘煙草低迷。
爐香閑嫋鳳凰兒。空持羅帶,回首恨依依。

──李煜〈臨江仙〉

開寶七年(974)冬天,趙匡胤派軍渡江,包圍金陵。正當將士在前線拼死抵抗之際,據說李煜還在宮中填這首〈臨江仙〉,詞還沒有填完,宋軍就攻陷了金陵,最後的三句是後來補上的。這首詞寫的是一夜歡情之後,人群散去,剩下獨自一人,放眼四顧,愁悵依依。

剪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

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,
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。

剪不斷,理還亂,是離愁,
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。

──李煜〈相見歡〉


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,
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。

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
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!

──李煜〈相見歡〉

第一首寫愁恨滿懷,踽踽獨上西樓,舉頭見新月如鉤,鉤起一串舊恨新愁;低頭看桐蔭深鎖,鎖住了滿院清秋。深愁長恨,凡人未能嘗試,只有自家領略。
第二首第二首寫美好的事物、美好的顏色,突然間竟自謝了,多麼令人惋惜感歎。接著轉到雨淚交流,物我同一,不知何者為物,何者為我,何者為雨,何者為淚。花落不能重開,人亡不可復生,永遠不會重合,那不是此恨綿綿無絕期嗎?

往事已成空,還如一夢中

人生愁恨何能免,銷魂獨我情何限。
故國夢重歸,覺來雙淚垂。

高樓誰與上,長記秋晴望。
往事已成空,還如一夢中。

──李煜〈子夜歌〉

此詞寫故國夢規故國和夢醒後的悲哀。人生本多仇恨,但自己的仇恨無人能領會了解。夢裡愈歡樂,醒來就愈痛苦,不禁悲嘆現在再也沒人一道登樓。過去的一切都已成虛幻,但卻無可奈何,不堪回首,無法忘懷。

多少恨,昨夜夢魂中

多少恨,昨夜夢魂中。
還似舊時遊上苑,車如流水馬如龍;
花月正春風!

──李煜〈望江南〉

後主成了亡君,做了北宋的俘虜後,用這首詞寫出對繁華往日、花月正春風的思念。

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里地山河

四十年來家國,三千里地山河。
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。
幾曾識干戈?

一旦歸為臣虜,沈腰潘鬢消磨。
最是倉皇辭廟日,教坊猶奏別離歌。
垂淚對宮娥。

──李煜〈破陣子〉

這首詞是後主北上後追賦之詞。上片極寫當年江南之豪華,氣魄沈雄,實開宋人豪放一派。下片驟轉被虜後之淒涼與憔悴,忽憶當年臨別時最慘痛之事,後主哭廟,宮娥哭主,後主於此事,印象最深,故歸汴以後,一念及之,輒為腸斷。
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

簾外雨潺潺,春意闌珊。
羅衾不耐五更寒,夢裡不知身是客,一晌貪歡。

獨自莫憑欄,無限江山,別時容易見時難。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

──李煜〈浪淘沙〉

這首詞作於他死前不久,可以說是李煜後期詞的代表作之一。詞的上片,以倒敍描寫夢醒之後的所聞,晚春深夜,雨聲潺潺,只有在夢裏,才能忘記自己是客,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歡樂。下片寫不能憑欄,是為了避免思見故國而勾起無限悲苦。落紅逐水流,春光已逝去,世事變化急速,好景一去不復返,好像從過去的天上、淪落到今天的人間一樣,令人無可奈可。

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

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。
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
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

──李煜〈虞美人〉

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,據說因而使得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,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。詞中由問天、問人而到自問,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,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,無窮無盡。雖然只是寫一己的感傷,卻發自於內心的真誠,而且這種真誠反映了人類情感的普遍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